潘秉超
潘秉超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国家二级美术师,1943年12月26日出生于福州台江,祖籍长乐江田镇三溪村,斋号恬澹斋。现为福州画院特聘画师、福州霞光画院常务副院长、福建省诚信书画艺术院秘书长,福建省政协海云墨会理事、福州市政协书画院理事、福建省民盟书画学会理事、福州市人大书画院画师,长乐书画院顾问。
潘秉超
潘秉超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国家二级美术师,1943年12月26日出生于福州台江,祖籍长乐江田镇三溪村,斋号恬澹斋。现为福州画院特聘画师、福州霞光画院常务副院长、福建省诚信书画艺术院秘书长,福建省政协海云墨会理事、福州市政协书画院理事、福建省民盟书画学会理事、福州市人大书画院画师,长乐书画院顾问。
“屏嶂铺霞山积锦,龙潭映月水浮珠。”这是他童年记忆中关于故乡那片秀美山水的一幅对联,连同朱子讲学于故乡所勒的“溪山第一”四字,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,结成厚厚的乡愁,最终吐露在他的画笔下,外化成一幅幅俊逸清秀的“潘式”山水画。
他是潘秉超,深冬午后,本网《闽都大家》栏目记者与他来了一次长谈。
“清秀”是记者见到潘老时的第一印象。他身材消瘦,胡子打理得干干净净,头发也整理得整整齐齐。翻看他的历史照片会发现,不同时期的他,胡子、头发都打理得干干净净。
潘秉超画作
“温吞”是他给笔者的第二个印 37 39962 37 14941 0 0 4708 0 0:00:08 0:00:03 0:00:05 4708象。同爱干净的习惯一样,他做事极其细致,甚至于“慢吞吞”,他“打开保温杯,慢条斯理地喝水”的动作,常被友人争相模仿,成为聊天中活跃氛围的话题。
和潘老交谈,如沐春风。其谈吐温文尔雅,声音不大不小,语速不慢不快,一句话不多也不少,尺寸常把握得刚刚好。
潘老人生颇具传奇。他一生都在尝试“鲤鱼跃农门”,跟“农业、农村、农民”,有太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——
年轻大部分时光,他那双手除了拿画笔,还要拿锄头,插秧、薅草、割稻、浇粪施肥等农活,他都干过。这也培养了潘秉超吃苦耐劳、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。
潘老介绍他以福州为背景的画作。
天下没有无根之木,文化艺术,也是如此。
1943年,潘秉超出生在台江一户商家。彼时,家里有200吨级机帆船三艘,还兼营土特产杂货铺,老家长乐三溪村还有些许田产、地产,他在那时是个货真价实的“富二代”。
谁知6岁那年,祖父和父亲生意失败,家道中落,潘秉超开始和农村有了第一次接触。他依稀记得那时回乡下老家的情景:1949年秋,父母及姐姐留在福州守着些许家业,祖父带领一帮子孙返回三溪村,准备过农耕生活。
是福是祸,谁又说得准呢?潘秉超怎么也没想到农村老家的生活,对他今天的艺术成就影响这么大。“老家美丽的自然风貌,深厚的人文底蕴,对我影响非常大。”潘老直言。
潘秉超画作
据潘秉超介绍,长乐区江田镇三溪村是福建首批省级5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,用“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”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。仅仅这个村,历史上出了进士近百名。村里古迹众多,有朱熹讲学的“紫阳阁”,朱熹手题的“溪山第一”石刻以及各种各样的摩崖碑刻、庙宇道观等,令人目不暇接。
村庄依山傍海,地势平坦,小桥流水、田园阡陌、草木农舍、青山绿水、亭台楼阁等等造就如画般的山水之美,向年幼的潘秉超展现了何为诗意的生活,促使他心中深埋的那颗文化种子,在快速地生根发芽。说起村庄的美景,潘秉超对村中的石头印象尤其深刻。
他说,村庄的山坡上遍布着各种形状的单体大花岗岩,大的最少有四层楼高;这些石头相互重叠或倚靠,形成许多大大小小阴凉的山洞;个别上小下大的叠在一起像葫芦,大风吹来,看着令人惊心动魄。
“我们村由三条溪汇聚而得名,水系发达,以前没修水库时,几块错落的岩石还会出现飞瀑直下的壮丽景色呢。”潘老笑道。在老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熏陶下,潘秉超爱上了画画,并把成为画家设为自己人生最大的追求。
退休后,他常待在“恬澹斋”,寻一方清静,觅自己的乐土。
因为爱画画,刚刚才上小学的潘秉超,便开始利用一切机会满足自己的“画瘾”。
他还记得,上小学一年级时流行小人书。他便向同学一本本都借来,用作业纸一张张“拷贝”。“像孙悟空、哪吒、黄天霸等人物,尤让我着迷,那种简单的古典线描,太美了。”因为爱画,没有颜料,怎么办?他想出了许多“好办法”。没有红颜料,便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倒点红墨水;没有黄颜料,便上山寻找栀子果实,碾碎后汁液入画。
因为爱画,潘秉超上美术课都特别专心,特别认真地完成作业。有个细节他记得特别深:初中时,一次美术老师布置作业,要求每个人把自己所知的食物全画出来。“实在”的潘秉超,果然照做,什么桔子、鲫鱼、带鱼、黄瓜鱼、牛、羊、猪等等,他整整画了三四张纸。
潘秉超画作
没想到,等来的是老师的告诫:“要自己画,不要到处临摹。”潘秉超无奈,只得当着老师的面又画了一只“螃蟹”,为自己“洗脱抄袭嫌疑”。
为了成为专业画家,潘老没少吃苦头。
“我是有公子哥的形,但没公子哥的命。”潘秉超自我调侃说,改变命运的道路上,别人是鲤鱼跃“龙门”,他是鲤鱼跃“农门”。
潘秉超画作
何解?虽然在城市出生,但他7岁时又返回农村老家生活;他想努力读书,跳出“农村”这道门,但往往不顺从人意。
有两件事他终身难忘。1959年,是他改变命运的第一个转折点。那年他参加中考,阴差阳错,他没报考美校,反被福州农校录取,就读农作物专业。谈到此,他调侃道:“小时穿开裆裤在薅草,想不到读到中专还是薅草,区别只是有裤子穿。”
但他爱画画,一直“学美术,贼心不死”。1963年,他铁心要参加高考,要考美术。为此,他报考了美术补习班,用三个月时间夯实基础。当年高考,他被福建师大美术系录取。在学校,潘秉超沐浴在各种中西洋画法的实践和创新中。谁知,临毕业时,他又被安排到军垦农场,干了两年农活。
潘秉超在作画。
都说画如其人。如果说要用一个词直观地形容潘秉超的画风,“俊逸清秀”再合适不过。
诗人作家林德冠曾对他的画评价道:
“观秉超的画,俊逸秀美,气韵流畅,笔墨淋漓,浑沌絪缊,一片生机……竹篱农舍等涌进画家的笔端,呈现出一幅大自然恬静闲适、幽美清丽的风韵,充满生活的气息。画家不求奇崛险峻,在清新平淡中显出浓重画意和艺术情趣。”
除了画风“俊逸清秀、清丽脱俗”,潘秉超的创新精神也倍受友人赞誉,这种创新精神主要指其对山水画“意境”塑造的不懈追求。
潘秉超画作
“‘意境’是山水画的灵魂,是千百年来山水画家孜孜以求的最高目标。”对于自己为何如此钟情于山水画意境的塑造,潘老如是说。
潘老给记者看了多幅画作,涉及的年限跨度从他青壮年到暮年。记者发现,潘老青壮年的山水画,多为“青山绿水掩映,干净溪水潺潺”,但到了晚年,“棕色、红色、黄色”等偏热闹的暖色,成了他山水画的主色调,给人的感觉画面更加活跃,充满生机。
“我主要从山水造型、皴法等技法上区别于古人,希望有所突破,笔下的山水接近自然但也不是重复自然。”对自己画风的改变,潘老如此解释,“简单地说,艺术来自生活,但又高于生活。”
对此,潘秉超曾发表了一篇名为《贵在意境》的理论文章,对国画艺术中的“意境”,从历史、理论基础、可行性、实际操作手法等作了全方位的研究和阐述。
潘秉超画作
关于 “意境”,他的定义为:“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,只要感官能按触到的宇宙万物,进行有选择的刻划、描绘,并有重点、有意识地加以气氛的渲染、烘托,从而为能深刻体现作者思想感情服务,而营造的一种恰到好处的艺术境界。同时能使读者或观众通过想象和联想产生共鸣,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,甚至震撼。”
对于如何塑造“意境”,他言简意赅:“要注意艺术气质的锻炼和文学修养的提高,要丰富人生的阅历,要掌握精湛的绘画技巧。”
同时他还强调,只有用画家主观感情的、哲学的、艺术的审美观点的“意”,寄托画家的理想与追求的主观意识,通过恰当的形式感与艺术语言去表现、去营造,才能实现“意境”的目标。
潘秉超画作
他将书斋取名“恬澹斋”,以表明为人处世的心态:淡泊名利,与世无争,顺其自然。“淡泊名利,与世无争”他已做到,退休后,他或外出旅游采风,或与三五好友饮茶作画,或待在“恬澹斋”觅自己的乐土。
但“顺其自然”他似乎没能做到,退休后,他还加入福州市霞光画院、福建省诚信书画艺术院等组织,并积极参与组织策划美术创作、展览、采风、义卖等公益活动,做到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,以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。
“人会老,但是对艺术追求的心态不会老,我还会画画,描绘家乡秀美河山,直到拿不动笔为止。”潘秉超说。
潘秉超画作
潘秉超画作
作品曾入选全国七届美展。画作《闽山情》曾获“纪念毛泽东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发表六十周年全国美展”优秀奖。2010年初应邀赴新加坡举办联展。出版有《中国当代美术家-----潘秉超画集》《中国当代美术家——潘秉超作品选》《中国画家——潘秉超山水作品选》《中国当代山水画家——潘秉超作品选》。
往期阅读
聚焦闽都文化,探访闽文化的精神力量
► 唐承华:行走自然记录灵魂感悟,跨界表达艺术中的“中国精神”
► “船政文化守望者”林樱尧:怀赤子之心考证史料,盼新人“知音”接棒
► “仁山人”林大岫:守大爱“惠风和畅” 沐丹青“岫色可餐”
来源:福州新闻网
作者:王礼林
编辑:林少斌
监制:黄而海 陈玲云
福州日报社微信矩阵 | |||
昵称 | 微信号 | 昵称 | 微信号 |
福州日报 | fuzhouribao | 福州晚报 | fuzhouwb |
福州日报教育新时空 | fzrbjiaoyu | 福州晚报东街口 | dongjiekou-FZWB |
福州日报HAPPY团 | fzrbhappy | 影像福州 | image_fz |
福州新闻网 | fzxww83762780 | homeland家园 | homeland_mag |